【護士日記】生命的質感
生命的質感
(神經內科 李佳)
在紀錄片《人間路》里,王學文,一個腮腺癌晚期的患者,在這里住了整整5年,是臨汾衛生服務站住院時間最長的患者。寒來暑往,他身邊的病床換了一張又一張,窗外的黑白交替,四季更迭像幻燈片一樣一張一張放映著,他說的一段話,讓我印象深刻,知道嗎?你們體會不到病人的痛苦,他們是活在最痛苦的階段,如果你讓他多活一天,他其實在忍受世界上最痛苦煎熬的一天,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煎熬?;蛟S讓他們有尊嚴,更舒服的方式告別家人,告別住過的房子,告別自己所珍愛的事物,對他們而言,是最大的愿望。因而臨終關懷,安寧療護,在生命的最后顯得尤為重要。
我是一名護士,不是安寧療護病區里的護士,雖然沒有接觸很多的癌癥患者,但是我們科室有時候也會在收治中風患者的同時,檢查發現某些患者同時也是癌癥患者。他們的家屬會和醫生,護士再三交代不要告訴患者他們的病情。還有一些家屬,知道患者是癌癥患者,但是不住腫瘤科,收住我們科室,擔心患者知道自己病情。癌癥在他們眼里,和死亡差不多是劃等號的,所以他們大多遮遮掩掩,閉口不提。
死亡教育,是我們大多數人不敢直面的一份課題,它和生同等重要,我們缺乏死亡教育的普及和推廣。做好死亡教育,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接受死亡和正視死亡,當意外或者癌癥悄然襲來時,我們也能勇敢直視,泰然處之。
臨終關懷,它關乎患者生命最后的質感,能夠內心愉悅,舒適地路過人間,去往天堂,絕不是痛苦地插著各種各樣的管路,煎熬度日,無痛苦,有尊嚴的逝去是社會文明的表現,同時側面體現了社會的價值取向。我期待臨終關懷,安寧療護全面實現的那一天。我希望每個生命的最后,都是有尊嚴,有質感。讓生者欣慰,逝者安息。